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江门站长网 (https://www.0750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编程要点 > 资讯 > 正文

阿里京东创业者交锋,赋能会是便利店竞争下一程吗?

发布时间:2017-11-04 12:26:30 所属栏目:资讯 来源:潇湘Lee
导读:副标题#e# 开抢了!双11创业者优选服务! 根据iResearch的数据显示,中国消费者的电商支出正在放缓,预计从2018年开始,线上买家支出的平均年增长率会降至5%以下。而Fung Global Retail and Technology在2017 年1月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,中国零售和C2C电商占

  在阿里的构想中,未来的天猫小店不仅仅是一个卖货的场所,还可能承担邮局、旅行社甚至社区银行的职责,对所有用户的销售服务,都不会是终点,而变成面向社区用户洞察的新起点,其占领智慧社区的市场意义将远超零售本身。

  京东的布局也非常类似。京东便利店对外号称“以刚需业态引流,以实物销售和虚拟代售相结合,提供各种增值服务,使店主们有多元化经营收入”。这种多元化经营,目前观察,包括了代买、自提、售后的京东线上零售相关业务,以及理财、保险、旅行等非零售的业务。

  一方面,店主可以获得佣金从而使得京东便利店的利润更高,另一方面,对于京东而言,这种不再局限于零售的业态形式也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。

  叮大哥的用户端则更为直接,依托微信+APP,除了实现线上、线下双渠道购买,还为便利店笼络了家政、缴费等便民服务,并有继续扩展之势,其目的也是在零售之外赋能便利店成智慧小区服务中心。

  2、模式上的又一次相互靠拢的优化

  本来,天猫以B2C的POP模式见长,而京东则以B2C自营商品为主。随着电商发展即将进入低速平稳期,目前二者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接近。

  首先是阿里的自营化。天猫超市自不必说,前段时间与网易严选极其类似的的淘宝心选业务,也是自营电商的标准模式。究其原因,POP形成的商家之间的松散联盟(例如天猫商城)稳定性相对较差、不可控,平台的品控难以直接参与,只能不断要求联盟成员自律并配以惩罚措施。最为关键的是,其品牌商议价能力远不如自营模式带来的话语权。也因此,京东的自营业务已经对阿里造成了空前的威胁,3C品类已经完全沦陷,京东的正品形象也已经远远超越天猫。于是,天猫逐渐开启自营模式利用数据优势进行反击。

  天猫小店的思路也在于此,在开店方面强力介入,通过零售通前对品牌、后接天猫小店,形成对品牌议价能力,把POP下与品牌的联盟关系变成如今的客户采购关系,在议价、品控上取得优势。菜鸟物流与零售通目前规划搭建的三级仓配体系首批拥有5个区域仓、200个城市仓、2000个前置仓,如此对标京东物流的规模设置更像是为高频快消品自营化打基础。

  而京东的POP化理由要相对简单。在各种标准的GMV统计中,天猫都远远领先于京东,GMV这个普通人觉得没有太大意义的指标,对投资者信心、平台繁荣度及未来发展动能都具备指导意义。显然,放大GMV也是BAT变JAT的主要方式,众人拾柴火焰高,POP模式的GMV“生产能力”相对于自营优势明显。京东近些年在自营之外大力推广的POP开放平台,目的之一就在于此。

  京东便利店目标100万家的粗犷式扩张之所以看起来与京东的自营形象格格不入,其原因也恰恰在于京东对GMV的热切渴望,与天猫的强控制精品化小店形成了模式互换。

  至于创业者叮大哥,形象店+品牌合作店的双线布局,结合了阿里的自营梦想与京东的GMV追求,但效果如何只有待市场检验,相对于巨头的遥遥领先,要做大做强在资金等资源方面仍需要较大的投入支持。不过,既然赋能便利店目前并不是成熟的业务领域,什么可能都还存在。

  “赋能”的竞争赛点不太一样

  为便利店服务和开便利店的竞争思路并不一样,分析业内玩家如何取得竞争优势,必须挖掘“赋能”的关键内涵。

  1、通过大数据赋能智能铺货能力

  对线下零售来说,准确匹配到面对的特定消费群体需求,进什么样的商品、进多少,快进快出无疑是其核心能力,而这恰恰是大数据分析最擅长的领域。

  依靠强有力的后台,通过大大数据进行智能铺货早已是大型连锁型便利店的标配能力,例如7-11采取不同店面选品差异化,根据地理位置、商圈等影响因素的不同,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最高高达30%单品进行差异选品,以适配不同消费群体需求,加快商品流转。

  不过,那些数量更多、单独经营的夫妻店、小商店远远落后。这方面,阿里引以为豪的线上消费大数据分析此时有了用武之地,相较于传统社区商店、街边店,天猫小店自称定位于借助阿里零售通平台的智慧小店,其智慧之处就在于利用阿里大数据辅助门店决定铺货种类,夫妻店、小商店也开始享受到“高大上”的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便利。

  2、最主要的盈利品类不能被遗忘

  尽管阿里、京东及叮大哥都强调供货,并在大数据上有所建树,但目前便利店零售形态最主要的盈利品牌——烟草及饮料中的前者似乎还不能被整合进供应链优化中,商品种类再丰富、再切合消费需求,都只是在起到补充的作用,利润的增长空间受限。

  在烟草专卖的国策下,各地烟草公司成为唯一的批发渠道,最主要的盈利品类无法进行整合,各平台谈起赋能二字难免有点尴尬。不过,在市场经济的鼓励下,互联网供应链似乎找到了打入烟草内部的机会。

  5月3日,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烟草行业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明确烟草行业“互联网+”的行动路线图。或许,未来在东部省份的阿里/京东/叮大哥赋能的便利店里,随便就能够买到平价的云南烟。能够贡献利润的赋能可能才叫赋能。

  3、除了单体,群体亦有必要赋能

  我们说中国目前有600万家小型零售店,对阿里京东叮大哥这些平台来说,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,但对单个店家来说,这似乎只是个数字。

  除了给单体便利店赋能,通过平台的整合优势形成惠及全体参与者的能量也十分重要。一方面,便利店深入的是最基层的社区,作为真正的末梢,整合带来的消费动能和价值不容小觑,另一方面,与平台合作的线下零售,为什么不能像电商平台上的商家那样享受平台优势带来的流量呢?只改造店面、供货,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浪费。

  例如,承袭O2O基因的叮大哥把服务的终端便利店上线,让它们拥有专属线上店铺及二维码,针对最近热销的大闸蟹,在店铺简单张贴大闸蟹海报,通过小店社区拼团的方式,介绍来店消费的客户扫码购买大闸蟹,从而将线下的流量转移到线上,并结合线上原有在微信扩散的拼团,统一发送至阳澄湖大闸蟹供应商,形成“线上+线下”的“超级团”。

(编辑:江门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