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江门站长网 (https://www.0750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站长资讯 > 传媒 > 正文

保护人脸识别的安全

发布时间:2021-03-07 12:50:23 所属栏目:传媒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识别进入社会各个角落,监管还需跟进 首先,我们承认,这的确是一项科学又便民的好技术,但并不意味着它百利而无一害。每隔一段时间,人脸识别总会以一种负面形象进入大众视野,被人们探讨,不久前轰动一时的ZAO换脸APP风波,8元3000张人脸在网上公开售卖等

识别进入社会各个角落,监管还需跟进

首先,我们承认,这的确是一项科学又便民的好技术,但并不意味着它百利而无一害。每隔一段时间,人脸识别总会以一种“负面形象”进入大众视野,被人们探讨,不久前轰动一时的“ZAO”换脸APP风波,8元3000张人脸在网上公开售卖等,不断的挑战着大众的底线。

在过去几千年的熟人社会里,脸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根本,我们凭着一张脸建立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的关系,也凭着一张脸确立信任与合作。今天,这张脸依旧保持这些功能,但又有了新的意义。当我们的脸和个人银行账户、个人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时,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脸了,其本身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信息价值,这要求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自己的脸、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。

其次,当AI这把火烧透了人脸识别这个狭小赛道时,先是行业外BAT等巨头携着资本、品牌力量顺势搅局;紧接着身处于这个行业的老兵也不甘示弱,纷纷“揭竿而起”,一场人脸识别登陆战就此拉开。

众多企业机构积极拥抱新技术,部分小区、学校、公司、景区等公共场所纷纷采用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等新技术,既方便管理,又能提高效率。只是,这些企业机构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:当自己手握海量个人信息时,能否保证这些信息不被泄露,不被盗用?

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当一项技术令人担忧时,监管就必须有所行动,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,对涉及个人生物信息的技术进行行业规范,对已使用相关技术的企业单位进行审核,该取缔的取缔,该整改的整改。还应加强监管和防范,比如制定相关准入规则,规范行业标准,以法律法规为准绳,规范此类技术的使用。只有这样,才能杜绝人们的个人生物信息被滥用,才能真正保护大众。

但就目前来看,情况并不乐观。

一方面,政策对隐私保护的力度还不足以震慑人脸识别的隐私泄露问题。

今年6月,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《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的保护要求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对于生物特征识别数据(biometric data)的定义为“生物特征样本、生物特征、生物特征模型、生物性质、原始描述数据的生物识别特征,或上述数据的聚合”,而“人脸”被列为可据以对个体进行识别的生理特征之一。然而,对于承载人脸图像的照片是否会被认定为个人敏感信息,我国目前尚未予

(编辑:江门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