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江门站长网 (https://www.0750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站长资讯 > 传媒 > 正文

华为曾把GE作为标杆

发布时间:2021-04-15 14:32:00 所属栏目:传媒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的董事长方洪波在管理层会议上已经开始反问:为什么这个地球上曾经最伟大的企业 GE 今天也面临了困境?那我们美的有什么资格谈成功?以此反面案例保持对现状的清醒和唤醒危机意识。 面对转型焦虑时,华为的轮值主席们在公司内部探讨的是微软的案例而非苹果。

的董事长方洪波在管理层会议上已经开始反问:“为什么这个地球上曾经最伟大的企业 GE 今天也面临了困境?那我们美的有什么资格谈成功?”以此反面案例保持对现状的清醒和唤醒危机意识。

  面对转型焦虑时,华为的轮值主席们在公司内部探讨的是微软的案例而非苹果。任正非说华为已经进入了无人区,事实上很多头部企业都进入了无人区——无领航者,无既定规则,无成功经验可以模仿。无人区既是一种残酷现实,也可以是一种选择,在智能化革命时代,敢不敢去做前无古人的变革尝试。

  华为想从微软身上探究的其实是,当企业发展进入战略迷惘期,如何重新组织,注入活力从而能再次激发生命力。

  这种范式微软身上有,而苹果没有。苹果是从衰微走向辉煌,微软是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,这似乎更符合许多大企业的现实诉求。

  苹果 45 年历史的前 22 年都挣扎在生死线上,不像微软,一诞生就石破天惊。微软的成功,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。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出现,本身就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。1986 年 3 月 13 日,微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,每股 21 美元,此后不断上涨。到了 1998 年元月,假如有人首次公开发行时投资了 1 万美元,12 年就增值到了 240 万美元,几百倍的投资回报。

  而 1998 年 8 月,苹果公司却濒临破产。

  苹果 CEO 库克在 2021 年 4 月 1 日苹果 45 周年之际,感谢了乔布斯,但是他更应该感谢微软。1998 年的乔布斯一筹莫展,投资机构都是锦上添花的,不肯雪中送炭,对苹果的生死坐视不理。一定要记住,在苹果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公司前的至暗时刻,是微软向他伸出了援手,投资了 1.5 亿美元以便让苹果抱着它微薄的市场份额苟延残喘地活着。

  “拯救苹果”这件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,但微软确实这么做了,他扶植起来了一个竞争对手,他的初衷就是不想让苹果破产,如果 PC 机里面全都是微软的 Windows,会让微软陷入垄断的诉讼风险中。微软认为必须留有5% 的其他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。

  然而,正是凭借这 1.5 亿救命钱,乔布斯绝处逢生使苹果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。而 2000 年和 2001 年,微软却以每股 8.30 美元的价格出清了约 1820 万股苹果股票,微软始终没看清苹果是一家“潜力股”。

  2012 年 8 月 21 日,苹果以 6235 亿美元的市值,成为有史以来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。苹果就像一辆战车从微软身上碾压了过去。

  微软前 CEO 鲍尔默曾在接受彭博新闻社(Bloomberg News)采访时说,微软 1998 年向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注资 1.5 亿美元是微软做过的最疯狂决定,也可能是微软做出的最大的错误决定。这笔资金将苹果从破产边缘解救回来,并将其推上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地位,包括微软,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。

  这个事件背后其实是微软对移动互联和智能时代判断的失误。让鲍尔默难受的是,他的领导力在移动互联时代也倍受质疑。

  此后多年,微软的股票不断下挫,并一蹶不振,美国《商业周刊》说“微软已迈入中年危机”, 在 21 世纪初微软陷入了 10 多年的低迷,没有人相信微软会重回巅峰了。

  “Change people is better than change people!”(换人胜于改造一个人。)

  2013 年微软董事会和比尔·盖茨终于在经过多年的踌躇后宣布鲍尔默离职,比尔·盖茨一脸泪水,对他来说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。鲍尔默执掌微软 13 年,他精力充沛、不知疲倦,他创造了微软 PC 时代的辉煌。

  但是“从 0 到1”需要一位有革命精神的创业者,“从 1 到 10”需要另一位能规模化的统领者。

  纳德拉看起来不像鲍尔默那么强硬,但改革的勇气却超越

(编辑:江门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热点阅读